标题摘要内容
党史学习教育应知应会
来源: | 作者:网络 | 发布时间: 2021-03-26 | 9747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

1. “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2.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点。

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举行,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参加党的一大代表有13人。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4. 李大钊是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5. 党的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党的二大确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6. 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是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

第二篇: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

7.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在广州共同创立的军官学校是黄埔军校。

8. 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9. 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10.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蒋介石背叛革命,公开反共。

11.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2.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文家市镇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武装起义。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毛泽东。秋收起义后,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斗争路线。

13.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会议上提出。

14.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5.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

16.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

17.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起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进行的军事大转移红军长征,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播下了革命种子。

18.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批判了博古、李德等人错误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作战基本原则,改组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9. 1935年12月25日,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瓦窑堡会议的内容是:会议着重讨论了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20. 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第三篇: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时期

21.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2. 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23.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第一次鲜明的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24. 1940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一二九师、第一二〇师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达105个团,故称此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

25. 皖南事变: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安徽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

26. 194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关于中共党旗的样式的决议,决议中说:“决定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并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

27.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这次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七大提出的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党的七大提出的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28.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

29. 粟裕、谭震林领导的苏中七战七捷,是内战全面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在主要战场上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带有战略侦查性质的初战胜利。

30. 1947年3月,孟良崮战役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 1948年9月12日,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主力70万人,在东北人民的支援下,向分割在锦州、长春、沈阳孤立地区的55万国民党军发起辽沈战役。

32.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

33.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宣告失败。4月20日夜至21日,共产党发起渡江战役。

34.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35.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上,五星红旗被定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36.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正式建立。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38.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一二·一运动。

39.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40. 全面抗战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从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战略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四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41. 195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42.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中央会议——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43. 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为建国初的三大运动。

44. 1951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针对思想文化界的批判运动。

45. 1951年12月,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因其在1954年颁布,故称其为“五四宪法”。

47. “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亦即“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一条重要外交原则。“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

48.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党的八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关系时遵循的方针。

49. 四个现代化是20世纪50-6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即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

50.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

51. 1963年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我国石油战线的工人阶级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了大庆油田,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而且还培养、锻炼出一支有一定技术素质,有组织纪律、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石油工业队伍,涌现出像“铁人”王进喜这样的先进典型。

52.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伟业。

53. 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焦裕禄。

第五篇:“文革”动乱及两年徘徊时期

54.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决定撤销《二月提纲》。

55.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

56.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主持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为继“五·一六通知”后,从全局指导“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57. 1967年1月19日,在军委扩大的碰头会上,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陈毅等一致主张军队要稳定,反对江青、康生等人的乱军主张。

58.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

59.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

60.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边防部队击退苏联侵略军的正义之战。

61.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62. 1970年12月23日,毛泽东再次提议由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63.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后两国就在建交方面一直努力。

64.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病逝世,全国人民自发地采取了不同形式开展悼念活动。

65. 1976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66. 1977年7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届三中全会。

67. 1980年2月,为刘少奇平反,使“文革”中的最大冤案得以昭雪。

篇:改革开放新时期

68. 1977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经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在全党和全国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逐渐形成讨论。

69.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

70. 1977年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7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72.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73.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讨论,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74.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

7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对当代世界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邓小平把它归结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课题”。

76. 1979年2月17日,集结在中越边境的中国广西、云南边防部队17个师,22.5万人,向越方发起战斗,从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

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7.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78. 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

79.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0. 1984年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81.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82.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3. 1987年3月26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84. 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规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三步,即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85. 一国两制: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尊重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86.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87. 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路线的提出是与当时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密不可分的,是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

88.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89.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90.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91.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懈的奋斗目标。”

92.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93.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94. 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95.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

96. 十九大党章增写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97.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98.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9.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0.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

  • 评论
提交